栏目

科室新闻

7处肠闭锁早产低体重患儿顺利出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

2023-04-20

近日,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位7处肠闭锁(IV型)患儿。经小儿外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救助,历经2个多月,患儿康复出院。


早产低体重儿病情危重,紧急转院!


宝宝(化名)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被发现有肠管扩张。

人常道,祸不单行,宝宝在妈妈孕34周早产来到了世上,体重仅2.2kg。

又早产、又低体重的宝宝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含有粪汁及血性液体。给他做了腹部平片检查发现:新生儿肺炎、肠腔无气体,考虑消化道畸形,当即从外县用转运车送到了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


多学科携手,挽救患儿生命!


宝宝病情十分危重,收治到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后,副主任医师刘洪接诊发现孩子状态非常差。在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立即请小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多学科会诊(MDT)。

会诊诊断为:小肠闭锁,如不及时手术,肠管会穿孔坏死,腹腔感染,危急患儿生命!

时间紧迫,小儿外科团队立即完善术前准备,为宝宝进行手术,手术中仔细检查患儿肠管情况,发现小肠有7处闭锁!其中2处为II型闭锁,5处为I型闭锁(整体证实为空肠闭锁IV型),为了尽量保留孩子的肠管,减少短肠综合征的发生,术中做了4处吻合。


由于孩子太小,肠管又粗细不均,最粗直径4cm,最细处直径仅0.5cm,高难度的缝合十分考验手术医生经验及技巧,必须做到细致、精准的操作,稍有差池,宝宝就会再次遭受肠狭窄或肠瘘的风险,将会严重威胁生命。术中麻醉医师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经过两个多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闯过重重难关,患儿康复出院!


术后,宝宝转到新生儿重症医学科进行术后生命支持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平稳后转回小儿外科。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宝宝度过了麻醉关、手术关、感染关、喂养关、营养关;从经空肠营养管泵奶,逐步过渡到经口喂奶,经过两月的治疗,患儿喂奶量逐渐增加,体重增加到4.8Kg,达到出院标准。


出院当天,家属带着喜悦和感激的心情送来了两面锦旗表达对医务人员的衷心感谢!


“先天性肠闭锁”


先天性肠闭锁临床表现为胆汁性呕吐、腹胀及胎便排出异常,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使肠闭锁的产前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前诊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前内环境紊乱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目前,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小肠闭锁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为省级重点专科,与新生儿科联合救治百余例肠闭锁等先天性畸形患儿,疑难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定点单位,此类患儿家庭若有经济困难,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可以通过申请,国家还可以救助75%左右。截至目前,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小儿骨科已为80余名先天性结构畸形儿童申请近百万元的救助资金,使他们能够看好病,看起病。



图文/小儿外科 张超辉)

分享到:


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3900号 免责声明